跳到主要內容
:::
:::

電學資料 / 電學名人 / 半導體技術發展史

半導體技術發展史

世界半導體技術的發展

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可追溯到一百年以前,即用硒(Se)做整流器時。但最重要者莫過於1948年,美國貝爾實驗室的三位科學家蕭克立(W.Schokley),巴定(J.Bardeen)和布萊坦(W.H. Brattain)發明了雙極性電晶體(Bipolar transistor)。從此電子和資訊工業蓬勃發展,至西元2000年,總產值將超過一兆美元,大大超越汽車、鋼鐵和化學工業的總和,成為第一大工業,劇烈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和文明。

1960年代的電晶體原以鍺(Ge)電晶體為主,但因氧化鍺為水溶性,鍺的表面包護較困難,容易產生漏電流,矽(Si)電晶體遂漸漸取而代之。矽可經高溫氧化形成二氧化矽表面保護層,兼具不溶於水、質硬和優良絕緣體等特性。1958年,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便利用矽製出矽平面式電晶體。由於這種電晶體的結構是平面式的,製程簡單,矽又比鍺便宜(地殼到處都是,可從石英砂提煉),推出之後自然逐漸取代了鍺電晶體。於是很多人就想把電晶體、電阻、電容放在一個小矽晶片上構成大而複雜的電路,甚至整個系統(如計算機、收音機、電視機)。當時最有成就者為美國費契德(Fairchild)及德州儀器(T.I.)公司,這些公司堪稱積體電路之先軀。

到了1970年代,積體電路的製造技術漸漸成熟,擁有100個、1,000個甚至10,000個電晶體的積體電路便循序發展成功,而有小型(SSI)、中型(MSI)、大型(LSI)之別。1968年執半導體工業牛耳的費契德公司發生經營危機,公司內多位具有新穎構想的專家們乃另外組織Intel公司,從事大型積體電路產品的生產,於該年代成功生產4位元(4004)、8位元(8080)次至於16位元(8086)的微處理機(microprocessor),開啟了所謂的微電腦時代。如今32位元的Intel N-10微電腦已具有處理每秒一億五千萬個指令的能力(150 MIPS),日本松下公司開發成功的64位元微電腦也有100 MIPS的計算能力,這些超級微電腦的處理速度比現今一般迷你電腦快100倍,其每一晶粒上之電晶體數逾數百萬。

再談半導體記憶體的發展,1970年初期只有1千位元(1 k bits)的記憶體,以後每三年進步一世代(即4倍;4K, 16K, 64K等,以此類推)今年為1百萬位元(1 M bits)記憶體的成熟期,至西元2,000年將有256百萬位元的記憶體問世。

半導體元件除採用矽外,還有採用砷化鎵的,後者見於1970年貝爾實驗室所發明的室溫半導體雷射,該雷射開啟了光電及光纖通訊的新紀元。砷化鎵半導體元件在微波、快速電晶體及電路方面的應用也十分重要。

我國半導體技術的發展

最後談談我國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過程。1964年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獲得聯合國特別基金會資助,聘請貝爾實驗室的張瑞夫博士返國指導。張博士和筆者及交大郭雙發教授合作,首先在國內研製成功矽平面式電晶體,此為我國半導體研究之濫觴。同年,交大成立半導體研究中心。1966年交大又聘請西屋公司國際積體電路先軀凌宏璋博士返回指導,成功發展了積體電路技術。1968年貝爾實驗室的國際半導體大師施敏博士返交大指導,以量子力學為基礎,發展金屬-半導體之傳導理論,並於1971年發表金屬-半導體之歐姆接觸理論,該理論至今仍為超大型積體電路及半導體元件的設計準繩。施博士開創了國內半導體學術研究及訓練博、碩士人才之先河(案:施博士已決定於1990年三月一日正式返交大任講座教授)。

1970年筆者創辦了一貫作業的萬邦電子公司,成為我國半導體工業之創業先鋒。1975年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所和RCA簽約,引進5微米之互補式金氧半積體電路(CMOS I.C.)技術,然後自行發展2至1微米技術,至今已接近世界之水準。1979年電子工業研究所將2微米技術轉移給聯華電子公司,目前該公司的營業額已達三十多億元,此種業績充分鼓勵了企業界的投入。如今台灣積體電路、華邦、華隆、德基等公司每年生產6吋晶圓約近百萬片,並以加倍的速度蓬勃發展。可以斷言的是,我國將繼美、日、韓等國,成為世界半導體主要生產國。

摘自http://library.kmsh.tnc.edu.tw/science/content/1990/00020242/0006.htm,作者:張俊彥任教於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

跳至網頁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