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:::
:::

永垂不朽的芬芳-戴玉珍老師專訪

1.    圖文並茂的彩筆-寫作目的

老師除了擁有繪畫的專長和興趣之外,在文學戲劇的部分也有涉獵,例如:”古厝消遙遊(正中書局出版)”以說故事的方式,帶領你走進台灣的古厝,發現傳統建築之美,以及其間的人文精神,肯定讓你更關心自己的生活環境它們不只是良好的課外讀物,更具有教育性的價值!不過為什麼會想一邊畫畫一邊拾筆寫作呢?”會投入大量心思寫這本書,其實並非一時心血來潮,建築在學群的分類上雖是在理工科,但如果要追本溯源,它應該跟藝術美學息息相關,可是現代理工科的學生卻出現人文素養未達標準的情形,十分令人嘆怨,以致於呈現出的作品常常無法突破某一限定的格式,彷彿根深蒂固般深深陷在傳統的位置上。因此特別研究台灣古厝,並以最生活化的角度切入,希望能帶給有緣人一縷絃外之音,繞樑三日而不絕於心…。於是,圖文並茂的彩筆,造就這一字字不僅讓人吸收知識,更使心靈成長的好作品!

另外,老師也曾寫作投稿-“遺物”,並得了散文組第二名,她在得獎感言中寫到:”繪畫之餘,多寫青少年小說,用樸實自然的語調敘述事情,是我慣用的手法,要創新語言,改變形式又保有真情,就像在叢林中探險,若跳不出窠臼,實在難以突破。參加比賽一方面是追求肯定,另一方面也是對寫作風格的檢討與重新定位,以形式與內容的求新求變,來刺激創作,期使生命內容更豐富。文章用倒敘法寫成,由整理婆婆的遺物起筆,利用婆婆收藏的良好坤書(婚約承諾的憑藉,也是聘禮的收據,現代稱為結婚證書)”和家公保存的賣身契作為回憶的開端,進而引出發人深省的感懷,文末的結語,可謂全篇章之精隨:”像這樣平凡的,被淹沒在時代洪流裡的小人物,終日奔走衣食,當時蓬勃熱烈的民族運動與文化活動,不曾聽他們說起,也無力關心;當時農民受盡日本財閥壓榨,而他們連被壓榨的條件都沒有,只能在廣大的勞動群眾裡,在彼此間的夾縫中游移,賣身契也好,入贅也好,都是他們游移向生存空間的方法…”著實表現出當代人民刻骨銘心的無奈,相對而言,生活在自由民主現代的我們,不是更該好好珍惜這個環境?更該把握光陰朝向自己的目標邁進嗎?

2.    翱翔於海的彼岸-出國經歷

1985年老師考取公教人員公費進修,便到美國中西部研習。當時的台灣還是保守與革新的過度期,因此老師的感覺也特別強烈,一飛離台灣立刻品嘗了解放的自由!同樣是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,但是在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上卻有著極大的落差。留學一年來,除了繼續進修,也體驗著屬於海的彼岸那獨特的”海闊天空”,感覺是自由的,無拘無束的,這一趟旅程彷彿開啟了塵封已久的心靈枷鎖,獲益良多!

另外,老師也分配了些許時間遊覽各名門勝地著名景觀,累積了很多截然不同的經驗與體會,也看見各式各樣的民俗風情: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,西雅圖的光暈之夜…。

其中我們也談到了民族間的差異:”西方人通常不會問太過私人的問題,像是你哪裡人阿,府上哪裡阿,家裡怎樣阿…。他們通常就是點到為止,不會非要打破沙鍋問到底,或者說,更令其好奇的,其實是「你」,像是:『你的興趣是什麼?你平常都做哪些休閒運動?』而不是那些無關緊要又八股老套的問題,他們重視的是個人的價值,而並非整個家族的歷史或事跡!”這也就是爲什麼人身和心靈自由可以魚與熊掌同時兼得的原因了!

3.    28年的漫漫長路-教學生涯

老師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,共有18年在竹北國中任教,接著又在竹北高中待了10。教學的熱忱,28年來從未間斷,除了平時上課的認真教導,老師更用心於檢討教材是否完善,是否合適;試圖尋覓一個師生相處的平衡點,希望能帶給學生一場藝術的心靈饗宴,因為每一個作品都有它的可觀性,正如李白所言:”天生我才必有用”,美術,不只是實務上的表現,更是某些意念的象徵,很多時候我們必須用與生俱來的第三隻眼-“”,才能看見,不過能不能體會又是另一種境界,如果將之比喻到人生中,那麼,老師也正用著一支隱形的彩筆,畫出一抹與人相處的和諧的圓

那麼老師覺得教國中和高中有什麼差別呢?”國中的情況會比較複雜,畢竟每個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,在素質上多多少少會有落差;竹北高中的學生是通過篩選,因此不管在哪一方面,學生會比較相近。不過嚴格來說這不應該相提並論,它沒有好壞,沒有對錯,只是一個現象罷了。其餘像是在教法上,會適時的調整,配合不同階段的年齡層來設計。一般來說,不會有太不聽話的學生,如果出現缺交作品的情形,老師也會深入去了解原因,而非不分青紅皂白的否定一個學生!

28年來的教學生涯是一條漫漫長路,一路走來有悲有喜,有苦有甘,但無論如何,那顆無怨無悔的心,總是秉持著一貫認真的態度和無比的熱忱,如今,驀然回首十分,老師帶著淺淺的笑容,侃侃而談,一字一句打在心版上,所感受到的並非”歲月不待人”的滄桑,卻是多采多姿的滿足和五彩繽紛的回憶,那幅人生圖景還未停筆,期待將來綻放更美麗的花…

藝術作品不論有形無形,皆會在心頭漫出一股永垂不朽的芬芳,你-“聞”到了嗎? J

by 第十屆 溫亭羽

跳至網頁頂部